2020年石家庄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教育基础理论》真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2-03-14 11: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每小题0.7分,共56分。

1

当代教育呈现出全方位的作用,既有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也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体现了教育功能的(  )。

A、社会性

B、多样性

C、整体性

D、条件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功能的特征。教育功能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一致,还表现在教育与社会系统的整体联动,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教育功能是以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为本,通过人才的培养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对个体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均发挥着作用,其对个体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协同一致性。

故正确答案为C。



2

工业社会的教育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

A、教育的复杂性不断降低

B、教育的本土化趋势明显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D、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有以下四点:第一,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第三,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第四,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故正确答案为D。



3

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A、教育发展速度

B、教学模式

C、教学组织方式

D、教育目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部分的教育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



4

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教育具有(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生态功能

D、文化功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文化、人口、生态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教育对其各方面的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是: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C。



5

英国所向往的理想人物是绅士,比较重视人文素质,所以教育目的强调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这体现了英国的教育目的受(  )的影响。

A、社会制度

B、文化背景

C、社会发展

D、教育理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于教育的作用表现在: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第二,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第三,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第四,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第五,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题干中,英国教育的方向或目的是培养温文儒雅的绅士,主要是由于本国文化的影响。

故正确答案为B。



6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视研究对象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变换,是(  )的基本要求。

A、调查研究法

B、实践研究法

C、历史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教育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法是在政治学领域中,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它着重对以往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的研究。亦称纵向研究法,是比较研究法的一种形式。故C项正确。

A项,教育调查研究是指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着一定的教育问题,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研究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为干扰项,排除。

D项,教育行动研究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目的在于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一种研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

学校的考试制度规定:在考试过程中,任何学生和教师不能有舞弊行为,否则,一经查实,就要给予相应的处分。这体现了教育制度的(  )。

A、客观性

B、规范性

C、强制性

D、策略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的特点。教育制度的特点有: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强制性。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教育制度的强制性是指教育制度在没有废除之前,都不管个人的好恶,无条件地要求个体遵守,违反制度就要受到不同形式的惩罚。题干关于学校考试制度的规定正是体现了教育制度的强制性特点。

故正确答案为C。



8

教育工作要抓住受教育者发展的成熟期、关键期,这是依据人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题干中教育工作要抓住受教育者的成熟期、关键期,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平衡性的特点,指人的发展不是匀速进行的,各个部位、各种功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有的发展领域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发展领域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发展水平。故C项正确。

A项,人的发展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身体机能的互补,当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机能的超常发展而得到补偿;二是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的互补,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身体方面的残缺与不足,使身心得到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都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前后相邻的两个阶段进行着有规律的更替,在前一个阶段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前后相邻的两个阶段是彼此衔接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由于每个个体在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性。这种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一是不同学生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二是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也不尽相同,三是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倾向性也不同。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

交际能力、运动能力、行为习惯等属于(  )的课程目标。

A、认知类

B、技能类

C、情感类

D、应用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主要包括:认知、技能、情感和应用四个方面。

其中,认知目标包括: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技能目标包括行为、习惯、运动及交际能力等;情感目标包括:思想、观念和信念,如:价值观、审美观等;应用目标:运用前三面解决社会、个人生活中问题的各种能力。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注重学生获得体系严密、逻辑清晰的学科知识的课程是(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显性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限和期限。

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故A项正确。

B项,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或学科课程相对应的,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是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显性课程是以课程标准、教材等显性的形式出现的课程。显性课程是课程的主要形式,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显性课程是通过课堂学习等正式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明显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是一级课程,通常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设置的课程。它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共同素质,强调课程内容的一致性、共同性和发展性,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公共科目》






《专业科目》


教育类


医疗类


综合类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邮件联系wyl860211@qq.com删除

混迹职场

升职加薪

热门推荐